Saturday, 11 December 2021

随笔 - 教育小孩

搭巴士的时候前面坐了一对母子,小孩属于学前年龄。

 

*

 

妈妈在教小孩认字。每当经过巴士、门牌、或者广告板时,她就会指着上面的数字问:“这是什么?”,然后小孩会把它们念出来。

 

家慈曾告诉我我儿时她也是这样。坐车的时候她会让我念出前方的车牌号。

 

“因为这样你比同年龄的孩子更早记住ABC。”她说。

 

虽然小孩通常都能很快地说出号码,但还是会有当机的时候。

 

“One... Erm...”

“F... Fo... Four.”

“One, four... One?”

“No, it's three.”

“One, four, three.”

“That's right! ... How about this number?”

 

偶尔坐在前面的哥哥会插话,抢先说出那组数字,可是妈妈还是会让弟弟讲出答案后才结案。

 

我觉得这个画面很有爱。

 

*

 

之前和朋友聊过一些深(--)度话题,其中有讨论到为什么我们要生小孩。

 

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为了延续基因?这和动物有什么差别?

 

为了继后香灯?那么三妻四妾很合理吧?(误

 

为了完整人生?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话会被人打。

 

为了养儿防老?我觉得能靠自己还是比较好的。

 

为了好玩?……我喜欢这个答案。

 

我还真想不到可以完全说服我的理由。

 

“你知道XX是怎么回答我的吗?”朋友问;XX是她的男朋友。我摇头。

 

“他说能够见证一个人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个回答我给满分!拜托你们原地生小孩!”我热泪盈眶,一面掏出笔记本。

 

我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生育下一代,这个世界应该会更美好吧。




Wednesday, 17 November 2021

书评 - 富爸爸穷爸爸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本‘你说得好像有道理,不过又有点bullshit,我还是不听你了’的书。”

“干,太中肯了!活该我们都这么穷!”

 

*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富穷》,那应该是“打工永远不会发达”。Cruel but true.

 

这里的发达不是说银行户口要有多少钱,而是你这一辈子还需不需要为钱烦恼。很多人可能钱包里有很多钱,驾跑车住洋房,实际上可能是很穷的;举个例子是突然中了jackpot的人,要是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很快就会打回原形。

 

每次讲到投资理财,穷人们都会说:“要是真的有这么好赚钱的方法,他们早就却赚了啦,哪里会这么得空教你。除非你就是他赚钱的方法!”

 

我觉得会说这样的话的人应该不理解以下几点:1)人生除了赚钱之外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可以做的;2)真正可以赚钱的方法是没有办法教的,就像JK Rowling没有办法教你写《哈利波特》来成名一样,你必须靠自己找出属于你自己的哈利波特;3)真正的有钱人是不用花时间赚钱的,因为钱会自动从天上掉下来。

 

理财和数学一样,我们要学的是概念,不是方法。今天老师教你算苹果,是为了教你算术的概念,不是要教你算苹果的方法。如果你只学会方法,那么考试要你算西瓜,你就会森77,说老师超出范围,下次上网课要杯葛老师。



 
我认为作为一本理财入门,这本书还是有可取的地方。作者指出我们这些穷人很多不合时宜的观点;在读的过程中你很大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毕竟作者一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时也是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像作者一开始所说,你要同时接触“富人”和“穷人”的想法,才能找到更“对”的方向。

要发达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

1.       遇到困境时改变自己
2.       创造价值
3.       投资不投机
4.       量力而为
5.       胆大心细
6.       从错误中学习
7.       自律
8.       ……

Anyway我没有什么兴趣go through书的内容,因为真的是一些大家都知道可是未必做到的东西。

 

我们聊一下别的事。

 

*

 

这本书有一半像传记,因为作者要聊到他是怎么启蒙、然后靠什么致富(房地产,in case you are wondering)。我个人是不怎么推荐看传记来获取成功之道的。要拿来做参考可以;你可以当作看一个故事,然后从故事得到什么价值观或启发。

 

因为当我们在阅读一个成功人士的经历时,很容易造成“幸存者偏差”。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他买了某某乡镇的房产,结果若干年后这个小村庄红了,然后他就发达了。房产每天都有人买,一个正常的国家每隔几年都会有几个地方发展起来;这两个东西会有交集,也会有不吻合的地方,可是最后出书的一定是“买对了的人”,那其他人呢?



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大家即便在做差不多的东西,成果可能会差很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只是在模仿“成功人士的秘诀”,很可能只会东施效颦。

 

*

 

作为一个XNFX,我本身是不怎么喜欢资本主义的,因为资本主义其实对人类发展没有太大的益处。

 

中国古代的职业主要划分为士、农、工、商。士排在前面可能大家蛮容易理解的,毕竟“唯有读书高”嘛(当然也要能打;士有时也指武士、士兵之类的)。我以前很纳闷为什么商会排在最尾——放眼望去,做生意的人明明是最有钱的。

 

因为生意人是没有用的

 


士寻找人生的哲理,创作出丰富我们人生的作品。农夫生产食材,让大家填饱肚子。工制作各种器具,方便我们的生活。那商人呢?商人做了什么?商人作为一个中间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让其他岗位的人能够专注于他们的工作。

 

士农工商没有了前面三个,人类社会都会面临瓦解;没有了商人?只会麻烦一点而已。

 

曾经看过一句话说:“只涉及金钱的经济活动不会为人类文明带来好处,反而可能会有害。”我们平时售卖面包、书本、电脑之类的,不属于此类,因为有非金钱的物质流动;钱币的运用只是为了方便人类进行交易而已。

 

纯粹的经济活动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赌博。一场赌局结束后,人类文明没有获得什么,我们只是看到资产从一方流向另一方,而这个流动大多时候是往更不对等的方向走去。其它例子还有股市、加密货币、炒房。

 

这种经济却又是最快(你不用等稻米长大、不用花时间写小说、不用把一个货品做出来),也是报酬最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作为贪婪的动物,会把很多精力放在这些事物上。大家会一直想要买哪里的房子最赚钱、怎样挖更多的比特币……回过神来后,有的人变富有了,有的变穷了,可是整个人类社会得到了什么?

 

没有。

 

这些本来可以发展文明的资源(无论是天然资源或人力资源)都用来搞一些加速社会瓦解的东西,那整个物种的推进就会缓慢很多。

 

可是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就算是让科技迅速发展的Tesla也是靠资本主义在推。除非金正恩爸爸可以出来解救我们,否则未来几十、甚至几百年应该都会资本主义挂帅。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赚钱的同时,也尽量为文明再做出一点贡献。

 

不然人类这种低等生物要升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Tuesday, 2 November 2021

随笔 - 早知道

 

年初和大学朋友聚会时大家讨论起“如果时光重来”。

 

*

 

A表示他很懊恼当时“太过体验大学生活”,没有什么实习经验,以至于如今在工作上遇到瓶颈。

 

“如果那时候有人给我指点一下,说不定我现在就会比较容易一点。”A说。

 

“可是这些东西你那时候是不知道的嘛。”众人纷纷表示。

 

“是啦,but still……”

 

B说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学生活,因为他当时就一直在做part time,生活不是念书就是工作。

 

“这样你会不会后悔那时没有去做别的事呢?”大家问。我好喜欢这种圆桌式对话,有种在清谈节目访问嘉宾的感觉。

 

“那倒没有,因为我知道我当时就是需要赚生活费,就算回到过去我还是会选择去打工的。”

 

*

 

恰巧近期有人问我如果时间重来,会不会再去念PhD

 

“我觉得会诶。”

 

“哈?可是你读到酱辛苦。”

 

“因为对我来说,这件事是一个我这段人生会想去尝试的一个东西。就是哪怕很辛苦,可是如果我不去做的话心可能会一直不舒服那样。如果硬要说,可能我会用另一个approach或另一种心态去念吧。”

 

(这里大家可以做一个thought experiment。想像一下如果未来的你出现在你面前,要你改变一个你很想做的主意,你会怎样。比如说他让你在本地而不是去哈佛念书、叫你和很恩爱的另一半分手然后去和备胎一起、完全不可以生小孩……你会接受你自己的谏言吗?)

 

我是那种做一个决定之前会有很多顾虑的人。从选科系到制定旅游行程,甚至连买一副几块钱的耳机,我都可能需要花几天去想。虽然耗时耗神,不过这样让我免去了很多事后后悔的情境。

 

虽然说反省是一个让人进步的好方法,可是一直用上帝视角去监视过去的自己是很苛刻的。因为我们是没有办法顾全所有的事物的——你一定会有盲点、有两难、甚至是“我就是不想这样做”的感觉。

 

老高在一部影片说过:就算时间重来,我们还是会做回同样的事。因为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就是有那个想法和情绪,即便再退回去一万次,我们做的决定还是会是一样的。

 

所以做每一件事之前想清楚很重要。这个决定可能不会是最好、最正确的决定,可是它对当下的你来说是最合理的决定。这个在你回顾整段人生时可能才是最紧要的。

 

况且很多事情本来就是该照着这样的剧本发展下去的。

 

早前友人分手后找到新的对象,和我们炫耀现任多么的好,前一任相比起来根本一坨屎。

 

“那如果你早一点遇到现在这个,会不会就能少浪费很多时间?”我问。

 

“我觉得可能还是会分开的。”友人想了想后回答。“因为当时的我们都还不够成熟。”他表现出遗憾、惋惜和无奈。

 

“其实我们都是。”




Sunday, 31 October 2021

书评 - You Are Not Listening

 聆听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而是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跟你说。

 

*

 

八月的时候看了Kate Murphy写的You Are Not Listening。这是一本蛮近期的书;2020年一月出版,应该很多人没有听过,因为大家都没有在listenGet it? They are not listening. 哈哈哈。

 

老话有句:“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和两个耳朵,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可是我们的聆听功课还是做得不是很好。Kate Murphy一开头就质问为什么市面上有这么多说话的课程和练习,却没有教我们怎么聆听的呢?

 

虽然说书里有很多实用的小撇步,可是我觉得作者没有organize到很好,到后期有一点杂乱无章。而且实际内容少得可怜,244页里面有接近1/3reference,不过总比那些没有内容却还一直重复论述硬撑版面的书好。



*

 

作者认为聆听是一个主动(active)的过程,就是说你是需要“用力”的,不是只是坐在那里开着耳朵。我们要专注于说话者,除了用耳朵听之外,还要用眼睛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从所有的感官讯息中了解对方想要带出的意思。我们也要表现出自己在乎对方想表达什么,等待对方说完之后才开口。

 

作者说了一句很玄的话:“Listening is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experienced”。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经历了对方所经历过的事;这是让我们达到人与人连结的关键。

 

对方说完话之后,我们一般有两种回应方式:转移回应(shift response)和支持回应(support response)。比如今天有人跟你说《鱿鱼游戏》很好看,shift response的例子可能是“我很少看韩剧”、“我觉得Alice in Borderland比较好看”;如果是support response我们会说“你觉得哪一part最好看”。

 

Support response的重点在于open ended,让说话者能够很顺理成章分享自己的想法。它有一点鼓励的成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有时候说话者可能也不太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这番话。一个好的聆听者能够帮助对方整理思路,让他更了解当下的情绪。

 

作者认为shift response有一种自恋的心态,因为它总会把话题焦点带回自己身上。这不一定代表shift response的人很白目——当我们对社交感到不舒服,往往会将话题转移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想要马上给出解决方案来结束谈话。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是真心认为自己在给出很好的建议(“啊Alice in Borderland真的比较好看嘛,你看了一定会喜欢的”),所以当有人这样回应你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过玻璃心觉得对方不爱你。


 

有时我们要的不是解决方法,只是需要人听我们说话。在讲出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我们会更了解事情的全貌,从而知道要怎么靠自己去处理当下的事情。如果对方没有要求,我们就开始给建议,我们是在告诉对方:“没有我的建议你不行啦,快听我的”,这样会让对方的信心更受挫。我们不是别人,永远没有办法完全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处境。我们给出的建议往往只是“我们”会做的决定,不代表对方也该做同样的事。

 

*

 

在聆听的过程中,只是点头和重复对方说的话是不够的;我们要诠释对方的话,然后给予适当的回应。假设你的同事告诉你她要换办公室了,她可能是纯粹想表达收拾东西很烦、或者是对新岗位表示期待、也可能是在担心不能适应新环境、还是在看你有没有舍不得自己的意思。

 

我们说话的目的是想要得到回应,而聆听能够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动作。队友把球传给你,要是你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球场上,你怎么知道他是要你把球传给另一个队友、射门、还是等对方摆脱对手之后再传回给他。当结束一场对话之后,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刚才知道了对方什么事、对方的状态如何、他是怎么看待我告诉他的话。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你就需要再加强自己聆听的能力。


 

我们不去聆听的,往往是与我们最了解的人,因为“我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或许是在考验你有多懂对方,可是这份了解的有效期会有多长呢?这个礼拜狂点无糖咖啡的顾客,下个星期会不会还是想喝一样的饮料?

 

人的想法、态度和价值观一直都在改变。一味用过去的经验来和当下的人相处通常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你最爱的人还在以为你是十年前的你,你会有何感想?唯有聆听,我们才能时刻更新自己对其他人的了解,毕竟现在永远比过去重要。

 

*

 

最后想说一个很重要的点:如果你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就什么也别说。有时人们会给shift response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当别人告诉我们自己的事,如果我不给一点反应,那岂不是很尴尬?所以一旦对话中出现空白,很多人往往会开始焦虑,说些没营养的话填补这段空缺。

 

作者表示,能够接受谈话中出现沉默往往是亲密度的指标。因为不够了解对方,不知道此刻他们正在想什么,我们就会想重启话题化解尴尬。在一段舒服自在的关系里你是不会觉得赖在彼此身边不说话是一个问题的。



在不恰当的时刻接话可能会打断别人的flow,原先想对你说的话就这样吞进肚子里了。我们不是有什么想法都需要马上说出来的;有时候等到你已经沉淀好心情再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别人告诉你他的想法、情绪、经验,他其实是在把一部分的自己交托于你。如果你没有把这个球接好,那以后对方也许就什么都不会再跟你说了。聆听是礼貌,也是尊重,告诉对方你很注重这份关系,愿意让他进入你的生命,这样对方也才会敞开心扉,接受你进入他的人生。

Sunday, 17 October 2021

随笔 - 我都做得到啦

 前些日子需要测量一些东西,于是请教了有相关经验的前辈。

 

*

 

“噢,你要做这个啊?我直接帮你做吧。”

 

“哈?不用这么麻烦啦。你跟我讲大概怎样我自己来就可以了。”尽量不劳烦人是我的原则。

 

No no no,没有这么简单的。不然等下我有空我们一起弄。”

 

所以几个小时后我们就坐在workshop里。他跟我示范操作流程,并指出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其实也没有很难做嘛。’我看着他整理器材,心想。‘这些东西就算我自己来我也会顾及到的啊。’

 

然后我就想到一个历史故事:


 

*

 

16世纪西班牙的某个舞会里,宾客们刚享受完丰盛的晚宴,正在饮酒畅谈。冬天的寒冷并不影响他们的兴致,大厅一端的壁炉烧着熊熊烈火;豪宅的仆人两分钟前才为之添了木柴。

 

哥伦布从女仆的托盘里拿了一杯葡萄酒,从一个人群游走到另一个人群,和大家寒暄应酬。

 

他喝下最后一口酒,正想把酒杯归还于迎面走来的仆人时,突然身边有人叫出他的名字。

 

“啊,克里斯多夫·哥伦布,西班牙最近的大红人。幸会幸会。”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高挑的绅士。他看起来四十有几,黑色的卷发及肩,白皙的脸颊有点泛红,手里只剩下半杯酒。

 

哥伦布礼貌的举起酒杯微笑示意,即便他的杯子已经空了。“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哥伦布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新大陆的事情呢。”主人家阿尔巴侯爵正好在人群里,他示意周围的几个男人,抬手的动作让裤子从肚腩滑落了一些。“这次的发现一定能够让西班牙站上世界的巅峰!这全都是你的功劳啊!”

 

“能为西班牙服务是我的荣幸。多得当年王后赏识,我才有幸和大家共享这份荣誉。”哥伦布微微低头。

 

“你的确是很幸运呢哥伦布先生。”那位绅士微笑着,眼神透露的却是别的意思。“其实那个时候西班牙早就有很多航海计划了,要是你稍微晚了一点……我的意思是说,就算你没有被王后看中,像西班牙这样人才济济的大国,我相信我们不需要靠一个‘意大利人’也能够去到印度的。”

 

顿时气氛有些尴尬,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有的人强忍笑意,一副等着好戏上演的模样。阿尔巴侯爵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哥伦布打断。

 


“既然大家都已经饱餐一顿,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游戏吧。”哥伦布提高声量,大厅的人都听见他的声音。

 

阿尔巴侯爵推了他的手肘,嘶声说道:“哥伦布你在干嘛——?”

 

“侯爵,我自有分寸。”哥伦布用手安抚侯爵。这不是他第一次听到类似的嘲讽了,他已经想好应对的方法。他从长桌的盘子里端起一颗鸡蛋,对房间的人说:“我向在场的各位打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够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众人一阵冷笑。阿尔巴侯爵瞪着他,他却显得怡然自得。大家上前拿过鸡蛋,想把它立在桌上,可是一放手鸡蛋就倒了下来。几经尝试后,大家退到了餐桌旁,围作一个半圆,意思很明显——他们想看哥伦布如何赢下这场赌局。

 

哥伦布不慌不忙地拿起鸡蛋,轻轻往桌上一敲,一端的蛋壳碎了一些,鸡蛋就这样靠着破口竖在桌上。

 

宾客们傻眼了两秒钟,然后纷纷发出讥笑声:“哥伦布,你这是在作弊吧?怎么可以把鸡蛋敲碎呢?”

 

“嗯?我刚才有说不能敲碎鸡蛋吗?”哥伦布露出天真无辜的神情。

 

“如果就只是这样,我们也做得到啊!”另一个人叫嚣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刚才你们都没有这么做呢?”哥伦布耸肩。

 

见众人说不出话来,哥伦布便抛下了一句:“我和你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我做到了一件你们想不到、没去做,却还一直以为自己办得到的事情。”

 

*

 

很多东西我们会觉得不怎么样,是因为我们直接就跳到了结果。好像你看到脑筋急转弯的解答,就会觉得“原来是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马上就可以给出答案,但这并不代表你的头脑真的转得比较快。

 

当然有些成就本质上确实不复杂,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美洲大陆这么大块在那里,只要你会航船,一直往西行,怎么样都不可能miss掉的。给你1000种材料,只要每天测试一种,三年以内一定能找到最适合做灯泡的元件。又不是叫你发表相对论或研发疫苗,有手有脚智商正常,没理由做不到的嘛。

 

那为什么做到的人不是你呢?


 

我们赞扬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还有达到这个成果的精神和心态。当你不知道前方是印度还是世界边缘的悬崖时,你还会扬帆起航吗?如果你不相信能够发明出灯泡这样的东西,也许才实验一个礼拜就会放弃了。

 

在成功的路上除了能力之外,勇气和坚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对未知的时候。草率地评论他人的成就不过尔尔,只会显出自己的无知和没品。

 

天才靠的是1%的天分和99%的努力;在没有偷看前人答案的情况下,你觉得自己能有多少分?

Monday, 23 August 2021

随笔 - 愤怒与悲伤

 偶然读到一句话,大意是“悲伤变成愤怒之后才会被人看见,然后你就从一个可怜之人变成可恨之人。”

 

*

 

我细细地消化了一番,回顾过往的经历和身边的例子,发现“愤怒的源头很多时候是悲伤”。

 

输掉了筹备已久的比赛,我们可能会生气:气自己不够厉害、气评审判决不公、气对手走狗屎运。

约会之后对方没有再跟进,我们会骂对方渣、没有眼光、不知好歹,明明条件不怎么样还嫌弃自己。

还有眼红别人的成就、感到威胁时的发恶,或者是像想吃很久的甜点卖完了、有人不小心踩到新鞋子这类的鸡毛蒜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5 stages of grief,说的是经历悲伤的五个阶段,依序为denial否认、anger愤怒、bargaining讨价还价、depression沮丧、acceptance接受。虽然愤怒出现在第二阶段,前面三个stage都带有愤怒的成分。

“你不要乱说,他怎么可能会出卖我”“这个医生的文凭是买来的吧”“如果祷告有用那为什么她还会死”“你为什么没有好好看着孩子”“如果我有钱,她会不会就不和我离婚”

悲伤是一个伤害性极强的情绪,我们的大脑总会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让我们不至于如此无助和脆弱。

 

当人处在一个对懦弱不友善的社会时,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变得格外重要。我们用愤怒掩盖悲伤,告诉大家:“你看我没有被击倒喔!我还有力气破口大骂、有能力惩罚那些做错事的人、我能够让别人过得比我痛苦、操控他们的行为,就像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那样!”



在一个我爱的人患病那段时期,他的脾气是很臭的。他一开口就是在骂身边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摔东西、用暴力解决所有事情。当时的我不晓得背后的原因,只是觉得这个人莫名其妙行为恶劣,便也用愤怒去回应对方,效果当然适得其反。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他是对自己太过失望、太过无力了。当你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状态时,你会尝试通过其它的管道处理这个问题。可是这些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情况自然也不会好转。这时你会更生气自己的无能为力,然后用更激进的方式求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些自我保护会把想要关心我们的人推得越来越远,悲伤就更没有办法被安抚。这样下去,我们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第五个阶段。

 

我有一种华人不太会表达自己情绪的impression,不知道这是不是和语言有关;在中文里悲伤是悲伤、愤怒是愤怒、难过是难过。英文的upset是一个很复杂的情绪,它包含了伤心、生气、失望、无奈、甚至是方言里的“激心”。我们感受到的通常都是upset

 

学会接住情绪是人一辈子要修的学问。无论是面对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先问这个感受是什么,剥开来看会不会有更深的含义;这些情绪的源头又在哪里,你现在想处理、有办法处理吗。你可以先分配一个独处的时间,等情绪过去后找一个第三者(第三者可以是另一个人,也可以是另一种思维模式)梳理脉络,对症下药。

 

给生气的人多一点关怀,因为愤怒无法抚平悲伤,爱才可以。




Monday, 16 August 2021

随笔 - 站在我们的肩上

 那天Prof的两个新PhD突然跑过来问我:“哥哥哥哥,我们下礼拜要开课了。你有什么选课建议吗?”

 

“感情问题一律建议分手。

PhD问题一律建议退学。”

我当然没有这么厌世。

 

*

 

在得知原来教授把问题转嫁给我后,我只好耐心询问他们研究生涯的大方向,然后查看他们已经筛选过的课程节录。

 

其实他们列出来的课程中我很多都没有上过,只能够像写命题作文那样装模作样一番。幸好我的文笔还不错。

 

突然之间心头一颤,当时我问Prof要选修什么的时候他是不是也这样(瑟瑟发抖。

 

对于那些接触过的科目,我侃侃而谈:“噢这个一定要拿,不然太对不起PhD这个头衔了……这个你以前大学的时候上过吗?那不要浪费时间了,内容很多是和degree一样的……像这个领域的课不同学校都有offer,你们可以一人拿一个,这样就可以combine不同地方的笔记……

 

“不过其实不需要太过在意这些coursework,因为到最后研究成果才是最重要。不然最后拿了满分但是research没有进展可是要挨骂的。”我劝诫他们。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他们大概也不太会听进去。就好像你跟小学生说小学文凭不重要,他们还是会去拼搏一番。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不是这个东西值不值得付出,而是自己在这段期间有没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和证明。

 

他们问我这几年下来有没有什么读博小撇步。

 

“你是说除了退学以外的方法吗?”这个叔叔真是自以为自己很幽默。

 

我相信大家人生总会走到很多“如果当初有人提点一下我我就会轻松很多”的时刻。比如说我入行近一年才知道需要记录每天所做的taskresult、两三年后才抓到要怎么有效地整理paper的重点、比如说近期才学会如何聆听别人说话(月底会写书评讲解)……察觉到的当下难免会觉得怎么自己以前那么智障,怎么都不知道这些,也没有人告诉我。

 

所以我是很respect那些懂得ask the right question的人的;就是他们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也采取了行动去填补这些欠缺。当有人向我寻求advice的时候,基本上我都很乐意跟他们分享。第一个原因是这种敬佩,第二是我也希望以后的人不要像我这么智障,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虽然我并不认为我是个巨人啦)。

 

我零零碎碎地跟他们分享了一些心路历程(因为突然间问我有什么贴士我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整理要跟他们说什么,只好想到什么讲什么),结束之后他们还算蛮真诚地跟我道谢,说我给的建议很实用。

 

我开始越来越appreciate《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为群体付出是快乐的方法”这句话;这个概念也很符合我MBTI的个性(大家有空去做做MBTI,根本人生的一盏明灯)。人其实不需要太过厉害、太过聪明,而是要学会如何把你的能力填补到那些在这个方面有空缺的人上。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别人也会很自然地用他们擅长的地方来互补你的短处,如此一来这个群体才能够变得更加完整。

 

Google Scholarhomepage座右铭是“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Not everyone is a giant, but all of us can offer our shoulders.




Friday, 2 July 2021

书评 -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根本精彩到停不下来!

 

*

 

literally是一本辩论书,因为作者不是以叙述的方式写作,而是从“年轻人”和“哲学家”的对话来带出阿德勒(Adler)的哲学思想。你会看到这两个人对不同的议题展开辩论,对白直白又生活化到你可以想像到书里的场景、人物的表情语气等。当哲学家提出一个新论点时,年轻人都会从非常通俗的角度反驳,让我们这些凡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会立马想到的问题啊!

 

全书的主题是阿德勒思想,接下来一一介绍他的几个core values

 

*

 

1. 我们的境况不取决于客观外在,而是完全取决于主观内在; in other words,心态决定一切。

 

我们现在经历的事情有两种解释方法。既因果论和目的论。阿德勒主张后者,意思是他认为“事情存在不是基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这些事情皆是为迎合你现在的目的而生”。

 

典型例子是一个人经历了车祸不敢再开车,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车祸带来了创伤(trauma),可是阿德勒会把原因归咎于当事人——因为自己不想开车,所以把车祸当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世界上经历车祸的人何其多,却总会有能够继续开车的人。所以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行为和心情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为事件赋予的意义;我们为了我们潜在的目的给予一件事相应的解读。你害怕失败,就说自己还没筹备好资金创业;你觉得自己会被拒绝,就擅自觉得心仪对象不会喜欢你这种不好看的人。

 

即使听起来不近人情,但从另一个方面想,这个理论还蛮正面的。车祸了没有办法开车,按照因果论的讲法虽然合理,可是就剥夺了我们做出改变的权力——因为车祸已经发生,我无法改变,那么我就永远开不了车了。但假设创伤不存在,就代表每个人只要愿意,都能赋予过去一个正向的意义,然后重新站起来。

 


*

 

2.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造成的问题。

 

这个statement很悲观,因为人不可能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我们的问题都由人际关系引起,就代表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摆脱这些问题。

 

作者举了一个身高的例子。书中的哲学家身高只有155,这曾让他非常困扰,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值低于平均值。平均值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和周围的人比较得来的。我们会觉得自己矮是因为有高的人,觉得自己没成就是因为知道有马云、Elon Musk

 

成就可以靠努力,可是身高不能,那要如何不被身高困扰呢?答案是转换心态。哲学家的朋友对他说他的矮可以是一种优势,因为这让他看起来比较平易近人,别人跟他聊天时会放松戒备。身高作为一个主观存在,却因为客观判断而有了不同的褒贬评价,再次和第一点对上。

 

这是不是代表说我们就应该认命呢?不去看马云,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烂了嘛。书里说人生不应该和别人比较,毕竟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我们应该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较,这才是让自己进步最健康的心态。不需要去看别人身材好不好,而是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练出好身材的能力,然后跟这个“我”比较,这样一来这两个个体的起跑线、条件都一样,自然就让你少了很多“我没那个命”、“我没有富爸爸”的借口。

 

再来和别人比较最大的坏处是:你觉得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敌人。当处处是敌人,你就会一直觉得“我不要输,我要比他强”。当输赢变成人生的重点,你就更难看到自己的不足,因为看到了就意味你输了嘛。这样的心境往往会让我们朝错误的方向走去。



*

 

3. 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延伸下来,我们能领悟出快乐的方法:separation of tasks;白话理解是:不要多管闲事。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烦恼,是因为“看不过眼”;这个问题是双向的。你看不过眼你的孩子每天不读书,所以去骂他;你的另一半看不过眼你赚不够多钱而对你唠叨。

 

阿德勒主张的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的责任在谁身上,然后把所有的主导权交给那个人,我们则不要干涉。怎么判断这个task是谁的呢?就要看这个task做完之后谁会得到最后的好处。比如说孩子成绩好不好,进到什么大学找到什么工作,承担结果的都是他自己,和旁人无关。

 

作者在这里重点强调不是要我们变得不闻不问。我们还是要留意周围的人的状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们给予帮助,可是就不要勉强对方去走我们要他们走的路。书里给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把牛牵到河边,可是不要强迫它低头喝水,因为你只是白费力气,对方也会呛死。

 

接着我们进入本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常常太在意别人的观点,因此不敢做某些事或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separate tasks。我们要不要纹身,是我们的task;别人喜不喜欢我们纹身,是他们的task。一直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你要迁就我,我又得顺着你,最后没有人会觉得开心。

 

无论我们怎么做,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一昧追求别人的认可不但不会成功,还让我们过得十分辛苦。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的目中无人很自私,可是阿德勒认为硬要别人活成我们渴望的样子才是真正自私的行为。

 

*

 

4. 人最终的目标是“归属感”。

 

当我们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源头,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说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的原因。阿德勒认为从人际关系得到快乐的方法就是“为所归属的群体作出贡献”。

 

要怎么培养归属感呢?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一个新的词汇:横向关系horizontal relationship(对比纵向关系vertical relationship)。纵向关系是阶级,如上司和下属、老师和学生;横向关系是人人地位一样的关系。

 

阿德勒强烈批判纵向关系,因为在纵向关系里我们通常会想寻求上头的认同,从而迷失自己。而且我们也很难有归属感;在职场上很多员工都有纵向心态,觉得这份工作是老板叫我做,我的职责就是把它完成,拿到薪水就好,项目成不成功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做好了我也不会得到太大的好处,搞砸了也不会烧到我身。在这种心境下是不太可能会做得开心的。

 

反之在横向关系大家因为地位平等,容易有“各司其职”的感觉,便能深切感受到自己在群体里扮演的角色。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对自己会更有信心,不会再追求别人的认可,于是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能够更自在地做自己。



*

 

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点。承认自己的无能(这里的无能包括literal的无能、无法改变别人的无能、无法掌控未来的无能)需要勇气、相信别人能够做好他们的task需要勇气、不追逐认同需要勇气、为群体无私贡献需要勇气……

 

即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能拥有自由和快乐,他也知道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和有没有那份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