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Prof的两个新PhD突然跑过来问我:“哥哥哥哥,我们下礼拜要开课了。你有什么选课建议吗?”
“感情问题一律建议分手。
PhD问题一律建议退学。”
我当然没有这么厌世。
*
在得知原来教授把问题转嫁给我后,我只好耐心询问他们研究生涯的大方向,然后查看他们已经筛选过的课程节录。
其实他们列出来的课程中我很多都没有上过,只能够像写命题作文那样装模作样一番。幸好我的文笔还不错。
突然之间心头一颤,当时我问Prof要选修什么的时候他是不是也这样(瑟瑟发抖。
对于那些接触过的科目,我侃侃而谈:“噢这个一定要拿,不然太对不起PhD这个头衔了……这个你以前大学的时候上过吗?那不要浪费时间了,内容很多是和degree一样的……像这个领域的课不同学校都有offer,你们可以一人拿一个,这样就可以combine不同地方的笔记……
“不过其实不需要太过在意这些coursework,因为到最后研究成果才是最重要。不然最后拿了满分但是research没有进展可是要挨骂的。”我劝诫他们。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他们大概也不太会听进去。就好像你跟小学生说小学文凭不重要,他们还是会去拼搏一番。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不是这个东西值不值得付出,而是自己在这段期间有没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和证明。
他们问我这几年下来有没有什么读博小撇步。
“你是说除了退学以外的方法吗?”这个叔叔真是自以为自己很幽默。
我相信大家人生总会走到很多“如果当初有人提点一下我我就会轻松很多”的时刻。比如说我入行近一年才知道需要记录每天所做的task和result、两三年后才抓到要怎么有效地整理paper的重点、比如说近期才学会如何聆听别人说话(月底会写书评讲解)……察觉到的当下难免会觉得怎么自己以前那么智障,怎么都不知道这些,也没有人告诉我。
所以我是很respect那些懂得ask
the right question的人的;就是他们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也采取了行动去填补这些欠缺。当有人向我寻求advice的时候,基本上我都很乐意跟他们分享。第一个原因是这种敬佩,第二是我也希望以后的人不要像我这么智障,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虽然我并不认为我是个巨人啦)。
我零零碎碎地跟他们分享了一些心路历程(因为突然间问我有什么贴士我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整理要跟他们说什么,只好想到什么讲什么),结束之后他们还算蛮真诚地跟我道谢,说我给的建议很实用。
我开始越来越appreciate《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为群体付出是快乐的方法”这句话;这个概念也很符合我MBTI的个性(大家有空去做做MBTI,根本人生的一盏明灯)。人其实不需要太过厉害、太过聪明,而是要学会如何把你的能力填补到那些在这个方面有空缺的人上。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别人也会很自然地用他们擅长的地方来互补你的短处,如此一来这个群体才能够变得更加完整。
Google Scholar的homepage座右铭是“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Not everyone is a giant, but all of
us can offer our shoulder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