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4 October 2020

书评 - Eating Animals

 "Why should eating be different from any of the other ethical realms of our lives? We were honest people who occasionally told lies, careful friends who sometimes acted clumsily. We were vegetarians who from time to time ate meat."

 

*

 

我觉得这是一本吃肉的人都该看看的书。

 

作者Foer一直以来算是个part time vegetarian,可是到他有了小孩之后他开始想了解自己每天给孩子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就开始做很多background research,查着查着,就觉得应该把找到的资料记录下来。于是有了《Eating Animals》一书。

 

我不认为这本书在洗脑你吃素;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也重申这点。如书名,它围绕着“吃动物”这件事:讲述生产到入口的过程、探讨人道主义到环境问题、采访了素食激进分子和动物养殖业者,让你从多方面了解这是什么回事。然后你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应该如何运用这些资讯。

 


屠宰

 

我觉得现代人或多或少应该听过屠宰场的故事,甚至看过一些被泄露的影片;这本书也用了不少的篇幅描述里面各种场景(看原文很有画面感,让我想起以前读九把刀《都市恐怖病》的日子),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如果有兴趣,作者推荐了“Meet Your Meat”这部纪录片)。这当中有真实事件,也有都市传说。我认为既然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即便有,眼看的也未必是真实的),那适当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如就讲讲那些我们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事吧。

 

马来西亚的回教徒庆祝Haji的时候,会进行杀牛这个动作,目的是让富有的人把食物分给穷人。这个屠宰的过程是在回教堂外面进行的,当中会有很多人围观(当中会有小孩),甚至你开车经过也可以看到。

 

有些人不怎么赞同这种行为,因为“很山番”、“画面恶心”、“小孩看到会怕”、“不尊重不吃(牛)肉的人”。

 

除了最后一点之外,一个吃肉的人讲出这番话是很鸵鸟的,就好像用电动车然后说自己很环保那样。


 

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闹饥荒、不是拍Life of Pi),我觉得只有当一个人在每次吃肉之前,都看到那个生命体是如何被宰杀(assume它是用你认为最人道的方法进行的,至于这个方法应该是怎样的你可以想一想)、把肉从它身上取下来后,还能心安理得把它吃下去,并完全接受整个过程的,才能算是一个完全不虚伪的肉食者。

 

注意:在这里只是叫你“看”而已啊,还没有叫你杀、叫你剖、叫你切。

 

If you ask me,如果你要我经历这个过程我会选择不吃肉)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从懂事以来就必须观看宰杀的过程,我到底会变得完全素食主义还是会全然接受杀死动物来维生这件事。

 

作者就此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办法ethicallymorally接受这样的行为,那你为什么还会让做这种事的人赚你的钱?

 

养殖

 

一路读下来你会发现:作者较为反对的不是非人道屠宰,而是养殖的过程。

 

我们现在吃的肉有99%都来自于factory farmOld MacDonald那种已经是过去式了。Factory farm顾名思义就是把动物当成零件一样从工厂生产,主要的考量是经济效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钱生产最多的肉。



 

在这样的要求下,除了把它们关在狭小的空间,动物会被基因培育得能够快高长大(“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是真的)。被基改过的动物基本上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必须靠药物维生,而且没有繁殖能力(这个作者有解释为什么没有繁殖能力的动物还可以延续下来,可是我看不懂(掩面。),所以就算你今天关掉农场它们也活不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动物味道和以前不同(有没有听过长辈讲现在的鸡没有“鸡味”?)——你怎么能expect乱被基改、从小吃药长大、浑身是病然后又动不了的鸡有什么天然的味道?所以为了增添鸡肉的风味,工厂会事先把宰掉的鸡浸泡在“鸡汤”里,调味之余也可以额外增加10-30%的重量。

 

作者访问了很多从事传统农场的人,一直被财团边缘化的他们依然坚持照顾动物福祉的原则(good life and easy death);作者甚至感叹有些业者对待那些鸡比他对带自家的狗还要好。

 

“很多人都只关心它们是怎么死的,可是我更希望大家把焦点放在它们怎么‘活着’”。

 

我觉得这句话和我们常说的“孝顺父母”是一样的——与其把葬礼办得体面,倒不如在他们生前好好对待他们。对于一只动物来说死只是一瞬间的事,可是活着是几个礼拜、几个月的。如果活着的每一秒钟都是痛苦的,死亡便是一种救赎。

 


在传统农场里,农夫都认识里面的每一个生命。当被问及他们怎么忍心杀死这些好像亲人朋友的生物时,其中一人这么表示:

“第一次杀猪的时候我很挣扎,不知道我这么做到底是不是对的。可是接下来这几天当我看到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餐,我就知道那只猪的死是有意义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温饱和营养,也让我们一家籍此团聚在一起。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对待这些牲畜,报答它们的恩情。”


吃肉是不是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参观工厂的经验,尤其是食品工厂。我记得几年前参观冰淇淋厂,导游首先给我们讲解品牌的历史、接着进入原料部门,看机器是如何把牛奶、糖、巧克力之类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然后送到冷却部门……最后出来的时候访客可以品尝新鲜出炉的冰淇淋,还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买一些回家。

 

假设我们今天参观一个肉类生产机构(可以是农场,或者是屠宰场。前提是你要找到容许你参观的单位),旅程结束之后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工厂生产的食品大快朵颐,这是不是代表这个机构有哪个环节出错了呢?


如果我们认为一篇描述动物产业的文章是在劝导我们吃素,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内心其实知道这个产业大有问题,甚至是吃肉本来就是一件不对的事?

 

这个问题,也许在吃了培根之后,就会有解答了。

Sunday, 13 September 2020

随笔 - 你想不想解决问题

 

那天跟朋友见面聊了很多,其中一个是“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想要解决问题”。

 

这是一句很玄的话来的。既然有问题,为什么会有人不想解决呢?

 

*

 

“我男朋友最近一直沉迷手游,连工作都不上心了。”

“你有和他谈谈吗?”

“哈?会吵架的窝。”

*

“和我一起入行的同事个个读了master后就升职加薪了,只剩下我还在原地打转。”

“你也可以去念master的呀。”

“不要啦,酱累。”

*

“每天在外面吃饭好贵,我都存不到钱。”

“自己煮比较便宜啊。”

“我不会。”

*

“我的搭档真脑残,东西我一个人做就算了,有时还要帮他们擦屁股。”

“你没有跟你老板讲吗?”

“很难的窝。我再看看他们过后会不会改善啦。”

*

“这几天社区的路灯一直没亮,我晚上回家都很怕。”

“去跟有关当局report啦。”

“很麻烦咧,可能过几天就会好了。”


*


很多问题其实solution就摆在眼前了,人还是会觉得没有办法解决,再三推搪。

 

然后仔细一看,这些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People tend to avoid difficult conversations.”朋友说。

 

这个conversation不一定是对其他人的,也可以是对自己的。

 

比如说情侣走到一定的阶段总得讨论婚嫁的事,可是一方总让话题不欢而散,事情就一直被搁着。

比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好接下来的财务规划,却觉得自己没时间去想。

比如身体近年不时给你健康警告,你还是认为自己还有时间。

比如家里有人已经时日无多,大家依然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讨论后事。

 

当然,人生是你的,你要怎么做那是你的事,反正也不会影响我开法拉利。但你总要记得,无论如何,事情都是有得选的;维持现状也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觉得不满意,那么就尽你所能做出改变,改变不了那就看可不可以抽身。如果你觉得还可以,那就乖乖把一切吞进肚子,再心满意足地擦擦嘴。

 

要是你不想改变,又要抱怨,下次可以事先给别人一个heads-up:“我今天只是要发牢骚罢了,你不用给我任何建议、也不需要安慰我。讲完之后我就会回去那个让我生不如死but somehow又不离不弃的树洞过日子。”

 

该做的,那就早点准备、早点解决,毕竟终究也是要面对的。

 

除非你的问题像马来西亚制水那样,只要忍过那段时间,就什么事都没有了。那样什么都不做也是可以的。

 

不过你要先确定自己不会半途就渴死了啦。



Saturday, 8 August 2020

随笔 - 骂自己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在想东西,然后就不小心走上习惯走了很久的远路去地铁站。

 

*

 

待我醒觉时已经差不多到终点,然后就忍不住责怪自己怎么如此不上心。明明可以抄捷径,却白白耗费了三四分钟,还走了一条比较费力的坡道。

 

我是一个很容易骂自己的人:去pantry忘记顺便拿水壶装水骂自己、没走快两步错过巴士骂自己、说错话或没说到该说的话骂自己、没有想清楚就做决定骂自己(虽然可能已经思考很久,但只要结果不如意也会骂)。

 

然后这些失误偶尔还会突然浮现在脑海,让自己有更多“早知道那时就该……”的moment

 

其实这未必是坏事来的——你会骂自己就证明你有时刻在做反省,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方面需要改进,这样累积下来人才会进步。

 

可是久了你也学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先前为了找房子的事奔波许久,一直怕找到不合适的,届时就会很麻烦。

 

前辈见我如此烦恼,就告诉我说:

“不要太过压力。就算找到不好的,也只是住一年而已,这不是一辈子的事。”

 

是啊,很多错误都只是一阵子的事情。当下你当然会feel so bad,这时就可以给自己三分钟气噗噗,然后再自问三个问题:

这个错误的effect有多深远?

现在有什么补救方法?

如果重来你会怎么做?

 

比如说走错路,可能会浪费你一个十分钟回到正轨,除非你现在赶着赴约还是搭飞机,不然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如果这错误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首先要做的是看你当下能怎么力挽狂澜。终究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前提是你要放下情绪act fast

 

要是现在找不到解决方法,那也只能节哀顺变。事情过去后可以冷静下来思考:要是将来发生同样的事,你可以怎样避免悲剧发生。这次的经历就当作缴学费——毕竟很多事情你没有经历过,是永远没有办法预想要怎么处理的。

 

好好地审视自己的错误,这样在骂自己的时候也不至于浪费唇舌。



Tuesday, 7 July 2020

随笔 - 强迫症


那天到办公室取东西,才没走出门口几步就忍不住拿下书包,检查到底有没有把它放进包里。

*

这种现象在我生活中还满常见的;虽然是烦人了一些,但总觉得要检查几次才觉得安心。

在我把翻出来的东西重新塞回包包时突然领悟到:

强迫症其实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你对自己的记忆没有信心,才要一直去检查有没有把事情办好。
你没有自信一次就把手洗干净,才会洗了再洗。
你过于害怕别人的责难,所以再三向对方确认他说过的话。

从处事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好的:大家都知道经过你手的东西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可是事情不会万无一失,就算再小心翼翼,也有出差错的一天,届时你又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如此循环。

要摆脱这样的信心不足单靠喊“我说你行”和看鸡汤文(也包括这篇你可以关掉了)是不行的。你要的是专心做每件事。

不需要专心做“好”,专心做就可以了。

专心做,你就会知道每分每秒自己在做什么——有没有把水龙头关上锁好门、洗手的时候有没有每个步骤做好、聆听对方的一字一句。

事后强迫症质疑你的时候,就问自己:你是不是都知道工作需求为何、刚才做的事有没有完成、当下看到的结果是否满意?

如果你真的有专心,这些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专心做事,做好自然会是副产品。


Wednesday, 1 July 2020

随笔 - 计划不达标


最近看到一个meme
妈妈: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呀?
女儿:我什么都没做!
妈妈(不高兴):一整天在学校怎么可能什么都没做呢?
女儿:那你今天上班做了什么?
妈妈:呃……我……

*

为了确保自己CB时刻高效,封锁前一天本人特意跑去办公室,偷用公司资源打印了一份假日作息表,以便贴在书桌前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干嘛。看着本人赏罚分明、work hard play hard的计划,都骄傲地觉得自己重见天日时定是条好汉。

然而我两个月的完美进度还真做得不怎么完美;不是说像个废人,但是和目标还是有一段差距。

至于解放后的实验进度,我原本计划第一个礼拜维修器材,再下个礼拜测试实验,然后过两天就可以开始真正操作。那时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保守,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结果超过三个礼拜了,维修还在进行。

那时和前辈一起修东西时他跟我说:“eh不要生气咧。”

“我哪里有生气?”有人帮忙我谢主龙恩都来不及了,哪还敢生气。

“你整个就很不耐烦呀。”他见我没有接话,就继续说:“我们又不是没有progress——你看,我们不是一步步来,今天又解决了很多问题吗?”

“只是没想到问题这么多而已。”我嘀咕。

做了二十几年人,发现制定计划好像收拾行李一样:当你打包好要带走的物件后,就该把其中的一半拿出来,因为剩下的才是你在旅途中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在规划好目标后,同样可以把理想减半,这样才能符合因为意外、过分乐观、懒散而无法完成部分项目的情况。

所以测量进度是很重要的反馈。个人认为纯粹cross out to do list不怎么好,因为有时你会错误预估工作所需的时间,写下一堆目标结果只得完成一两个,然后就觉得自己没用。删减清单的同时可以看看自己这段时间下了多少功夫,这样当没做完列表上的任务时,你能知道是自己懒散还是目标工作相对困难。

一天工作结束后做个总结,看看自己这天达成了什么、每项工作费时多少,能不能够再改进、进展有无按照计划进行,若无原因为何,下次能不能避免……

有句话说:任何你享受的时间都不是浪费;也要常提醒自己:任何前进中出现的迂回都是必要的脚步。

一天一点,总会到终点的。


Saturday, 20 June 2020

随笔- 不合身


开始适应每天三个小时的通勤生活,日子从刷FB到刷FB看书写文章,至少是种进步。

*

因为开始要抛头露面,我也不敢戴之前政府派发的布口罩,一律使用一次性手术口罩。每天晚上都得事先把明天要戴的口罩拿出来,好让因为长期收在柜子里而积累的樟脑丸气味散开。

早前口罩荒时怕死从廉价杂货店抢购的五毛口罩(是50cent五毛,不是五毛五毛,you know)这时正好派上用场。无奈尺寸不合,戴上以后勒得耳朵痛,根本无法长期戴着。

像我这种(一毛不拔)节俭持家的男人当然不愿意这样就不用了,就觉得这只是暂时性的。结果多戴几天后耳背竟肿了起来,让我不得不放弃。

人参总会有很多这样的事物:投资身家但仍没有起色的生意、在一起多年却逐渐崩坏的感情、付出很多努力依然没有回报的工作……

这个时候就会问自己:到底要继续忍痛企求转机的可能,还是抽身看着之前的心血付诸东流。

旁观者清就会告诉你:长痛不如短痛、现在放手输少当赢、留得青山在、天涯何处无芳草……

我突然想到,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人生充满痛苦,努力一生也徒然无功,你会不会也跟对方说:长痛不如短痛,赶紧做个了结吧

友人建议我说犯不着把口罩扔掉,只要改装一下绷带、或者买一个调节头套,就能解决穿戴不适的问题,不会浪费完好无损的口罩。

我顿时醍醐灌顶。当事情貌似没有出路时,并非只有死守和放弃两个选项,你可以改变方式、可以寻求帮助、可以与对方沟通、可以暂作休息,让自己也变成旁观者清才重新出发。

然后你会发现,不是口罩不合身,只是你还没有找到和它共处的方法而已。

Friday, 8 May 2020

随笔 - 素养


学校应该是为了减少人流再加上宿舍所剩人口不多,这周开始让清洁工每两天上一次班。

虽然公共场合确实会比较脏乱,不过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工人们大都是老年人,这样可以减低他们感染的机会。

每次看到年老的清洁工都会小感慨,毕竟他们也同自己家中老人的年龄相仿,却还需要工作。有时会想到:以我的家境来看,如果我们生活在新加坡,家里的老人会是窝在家里看电视还是在美食中心收盘子?

这也许就是造化弄人。

那天上厕所的时候发现block里的工人竟然坐在某间空房的玄关前用手机听歌,今天也看到他坐在楼梯口纳凉,就觉得不可理喻。在学校大楼的清洁工都有间cleaner room存放器具、吃饭、为手机充电等,为什么宿舍的却没有?连张椅子都无,就这样任由一个六七十岁的人坐在楼梯间,这是亚洲top 1该有的现象吗?

可能因为行管期间TV Lounge什么的被封锁,才会让他们需要屈居在外,不过我觉得另外为他们准备一个小空间也不算太过分吧,就算security好歹也有一张小桌子不是吗?

*

这几天pantry多了几张告示:有人不满厨房长期脏乱不堪(灶台洒了红色酱料、洗碗盆被食物堵塞、induction cooker上都是油渍等),就打印了一些“请收拾干净”、“我的房间有蟑螂”、“你们这些垃圾虫……(下删1000字)”之类的字样贴满墙壁。最后还惊动了hall office贴上一张official的通告,劝勉世人要做个好公民。

我一面等待鸡蛋煮熟,一面回想楼层的厕所:上完厕所不冲水的、弄得满地都是纸巾的、用完洗脸霜直接把瓶子留在淋浴间的……

有时你会以为:毕竟不是什么屁孩的年纪了、而且也是个大学生,一些基本的文明应该还是做得到吧?难道你两个小时后回去又看到自己留着的那泡尿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的吗?

“真的不会的。”早前和友人见面时她向我抱怨她的屋友。“那次我跟大家对峙是谁弄脏厨房,那个元凶还可以跟我一起骂别人是垃圾虫的。”她给我一个“can you believe it”的表情。

要提醒自己“教育”不等同于“素养”。学校才不会在乎你是否会插队、洗手后有没有冲掉水龙头上的肥皂,它们只管你会不会看supply demand curve和计算马达功率而已,所以不要再说些“明明读了这么多书,怎么都没有素质”这样的话。

不是读书的人没有素质,而是没有素质的人读书了。


Saturday, 25 April 2020

随笔 - 影响你的人


最近被人揪去参加(-神婆-)心灵活动,第一天的任务就是写下至少50个影响自己一生的人。

*

这个任务没有想像中难,也没有想像中容易。

容易是因为就算是像本人这样的边缘人,还是会认识到很多人的。毕竟假假FB都有几百个friends啦,况且他们还允许写下名人、作家、伟人之类的;50个很容易凑齐。

难是要如何定义“影响一生”这事:每个人在你生命里一定会影响到你的,但是否到了“一生”这个地步就很难说了。我觉得在20多岁的时候讨论“一生”有点heavy,因为你的人生可能才过了1/4

虽然他们说可以写超过50人,可是个人认为还是大概维持在这个数字比较好,因为你就可以取舍谁在你的生命比较重要,从而更appreciate这些人。


当你在写下名字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开始通常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家人,这些影响可能有好的可能有坏的,但你会体会到家人就是密不可分的存在。

然后写着写着,你会留意到有些名字意外地比其他“更重要”的人出现、有些你要等到后尾才想起、有的甚至是在活动结束后你才会突然惊醒:为什么你没有把他们放在清单里。

有些人也许和你没有太多的交集,他们只是和你做过某些事、说了那么一句话,就跑进你的list里了。

有些人你会一直犹豫要不要把他们加进来。不过我觉得这个好办:就像story close friends一样,如果你在加之前有迟疑过,那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

有的人可能参与过你生命很重要的一环,但你怎么都不觉得他们应该入围。

当你开始进入“伟人”行列的时候你会有很多疑惑:我应不应该写伟大的XXX领导人,毕竟没有他就没有这个国家、我FYP研究的是论语,那我是不是应该把孔子写进去、我每天都要听这个歌手的歌,她算不算影响了我一生?

有时你会突然清醒,问自己为什么会把某人的名字留在里面。这时我会劝你留着,因为我觉得这个和心理测试一样,第一反应是最准确的。


写完后环顾这几十个名字,你会发现自己其实生命里在乎的是什么:人际关系、金钱事业、心灵成长……

然后再看看这些人是在你人生哪个阶段出现。他们如此重要,那你和他们现在的关系如何、你想要维持或改变这个关系吗、为什么?

如果这些人也做了这个任务,你觉得自己会不会在他们的清单里?你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觉得趁着这段较为空闲的日子,即便你没有参与什么心灵讲座,也能拨冗稍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除了教你更珍惜人生路上的每个人之外,你也会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比你想象中还大——每个在你生命出现的人就像一面镜子,当你了解他们的同时也会更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追求的是什么、还有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为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Sunday, 19 April 2020

随笔 - Act and React


最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好的演员并不是在于多会演(act),而是如何去反应(react)。

有时看幕后花絮时,会有人爆料说某一幕的台词或者戏份不在剧本内,是演员当场自己加戏的。这时观众就会又惊又喜:原来这部分是多出来的!怎么看起来这么自然?对白神情动作都恰到好处!

如果演戏时只是照着稿念,当对手不按剧本走的时候,大概也只会一脸懵逼,然后给对方一副“你搞什么鬼”的表情,结果当然是要浪费时间重拍。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可能计划了很多事,结果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一再展延的封城令、可能别人没有配合你、可能自己也一时忘记——而没办法做到。这时有些人会手足无措迟迟无法回过神,有些人却可以立马安排对策、趁势而上。

剧本给了演员一个方向,大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表情;但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如果每次都只会按计划走,反而会被僵化在格式里,不懂随机变通。这时无论是危机还是转机,都会让自己踌躇不安。

要演好人生这场戏,就不要像个沙漏那样一直倒数自己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讲什么,而是学会活在当下——观察环境的变化、聆听对手的台词、用智慧见招拆招——才能收获剧本以外的成果。


Tuesday, 7 April 2020

随笔 - 最后一面


看诊的时候医生和柜台都问我为什么没回家。听到如果回去政府可能会不让你再次入境、就算进来了学校也会逼你放至少一个semester的假后,他们都吓得吃手手(喂你的手洗干净了吗)。

“那放假了学生要怎么办?”
“就留在这边咯,也没办法。”我没有告诉她这种威胁对快(--)毕业的PhD是没影响的,不过一般大学生是很惨就是了。

“那你要好好照顾身体哈。”领药后她嘱咐我。
“嗯,谢谢。你们也一样。”

*

其实也不算没有预料到会来到这种境况,毕竟从orange开始已经听闻要split team、逐渐实施work from home,到上个礼拜有些实验也被迫中止至少三个月(所幸本人的没被影响)。

然后在周五忙得焦头烂额时听到新闻快报说李先生有要事宣布。
这天果然要来了呢。我想。

到了四点整个机构都在看直播,我善后实验(为什么别人都有空看新闻我却要做实验?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后也混进人群里听。

播报结束后也不至于太焦虑,就一面收拾细软(准备都带回家)一面和别人讨论下个月会如何,仿佛只是在说这个周末有什么plan

可能是因为我知道就算一个月不回来我也有其它事做(虽然实验priority是第一)、可能是从马国的经验来看新加坡短期内也不会断粮、可能我也想要work from home、可能这些琐事已经没法吓得了我。

临走之前一个同事跟我说:“很高兴认识你。”,我哑然失笑。

突然觉得这一幕有种永别的即视感:人生不是会有几个moment是你知道这次见面后就再也见不到这个人的吗?虽然真的很少——即便是毕业也好、送行也好、和同学的年度聚会也好,你总会觉得(虽然不知道几时)你们还是会再见面的。

但万一你知道不会了呢?万一这个周五就是你最后一天看到这些人了呢?

在最后的时刻你们一起做了什么?你跟对方说了什么话?也许你在忙自己的事而甚至没有正眼看对方一眼,然后这个人就此从你生命中消失了。

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家人、另一半、朋友……

鸡汤文都说要把每天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来活,我觉得也可以把和重要的人在一起的时光当作最后一次见面来看待。

好好和对方说话、仔细看看他们的脸,有什么不好的情绪感受也当下处理好,这样离别的时候大家都不会抱有太多遗憾。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Friday, 27 March 2020

随笔 - 早知道


最近为了筹备论文,开始go through写了3年的logbook,看看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究竟干了什么(还是没有干到什么)好事。

为什么读了4年却只写了3年?这就是其中一件没有早点干的好事(掩面。

*

然后翻着翻着,发现一路以来有很多“早知道”。

早知道我应该分开记录实验结果、早知道我应该摘要paper时再仔细一些、早知道我应该如此规划每个meeting的议程、早知道……

其实很多早知道不是因为贪方便或是懒什么的,而是自己并不知道这样做会比较好;说到底是经验不足的问题。这时巴不得可以做部时光机回到从前,警戒自己不要走这么多冤枉路。

然而真的有用吗?

早前在教后辈使用某个研究软体;由于我和同事都知道使用这个程序不简单,加上我们受过前辈的教导之恩,就觉得要传承这个理念,也更要把那些被坑的地方告知下一代,好让他们不需做得这么辛苦。

结果她在多次请教我们的情形下依然做得不甚理想,甚至犯了很多我们认为不该犯的失误,让我们有点无奈:该说的教的都做了,怎么还会这样?


撇开天资和个性的问题不谈,我觉得经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里的经验不是那种纯粹练习就可以更快更准的skill,而是领悟。

领悟每个诀窍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而不是单纯模仿前人的行为、领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优化,不会遇到不一样的样本就手足无措、领悟某个环节为何容易出错,才不会忽略那些本可避免的问题。

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并非单纯看你做了多少功课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你不断失败,再从这些失败中找到真谛。

当你一开始就把所有答案都告诉了对方,剥夺了他们从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他们怎么能够真正appreciate工作里的每个细节?到最后反倒被这些标准答案似的的步骤和秘诀限制,不敢跳脱框架。

那难道为此我们就不应该也无需向别人请教,靠自己一点点领悟吗?
非也。相反我们应该请教更多,而且是向不同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各自的盲点,不同人的观点也会不谋而合又相互抵触。当你收集了这些资讯,用智慧去评价各个的好坏,自然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个过程,何尝不也是一种探索,只是你的探索和别人不同——你有先辈的经验作基础,不是盲人摸象。

人生有很多“早知道”是即便我们知道了,当下可能也会觉得“不实际”“不需要”而没有去做,并不是只要有人告诉了你你的智慧马上就加倍增长的。比如说我们知道太晚洗澡对身体不好,却总要等到老年才懂得不该这么放肆;在感情路上你可能要碰过几次钉子才能学会要怎么去爱别人和爱自己。

生活太多灰色地带又无标准答案,我们不能期望立马就得到正确的指引,只能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在漫长的人生路上重复做错、否定、受伤,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岔路中找到自己的该走的、和想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