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9 October 2018

随笔 - 到老人院当义工


那天适逢中秋佳节本人跟随着研究机构到老人院当义工。

*

让人惊讶的是,那老人院就在我们常去午饭的茶室对面,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我们步行到那里,恰巧在闸门碰见老板(也就是我的prof)载着他的两个千金过来。我们推开玻璃门,走了进去。

“看起来很高级。”友人说,我点头附和——安老院里头窗明几净,墙角放置着盆景,凉爽的空调徐徐吹来,安抚我们因为走了一段路而冒出汗珠的皮肤。如果我蒙着眼镜被带进来,我会以为这里是私人诊所、spa还是什么的。

我们搭乘电梯到要去的楼层。这栋建筑有五楼,每层的区域由新加坡不同的地区命名,像是RedhillBugisOrchard;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住在Sentosa里头。

电梯门打开,我们走入一个大厅,里头摆了几张圆桌,坐着一些老人,前墙上挂着电视。

老人院的负责人出来招呼我们。这次到访的目的是举办一场中秋午会,让老人们可以感受一下佳节的喜悦。

老实说如果要做community work本人不会想到老人院来,因为(1)我没有爱心、(2)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也不喜欢和人类接触、(3)我认为与其和陌生老人相处,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我家里的老人身上。

我们一部分人负责布置场地,一部分人负责和老人聊天破冰。上天眷顾,我当然属于后者。我和友人加入一张老人桌。

老人们看起来像……老人。大部分人看起来都OK,有些需要轮椅代步,有的腰间挂着尿袋;不过也有些人意识不清醒。

要和老人聊什么样的话呢?“你好吗?”超有事、“你今年几岁?”我想女人到死的那天都会介意别人问自己几岁、“你有多少个孩子?”要是她孩子不要照顾她把她丢在这里呢?

“安娣,你几点过来这里的呀?”
“下午过来的啊。”
“你孩子载你来?”
“没有啦,我走路来的。”
“你住这里啊?”
“是啊,这条路上面而已。”
“你怎样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哦?”
“就知道咯。”可能打探老人院是人变老后就会得到的生物本能。
“你们平时在这里做什么哦?”
“聊天咯。”
“有做什么活动吗?”不见得你们几个有在聊天的样子。
“没有,就坐在一起聊天咯。”

我刚才是不是说过我讨厌人类?

护理人员开始分发茶点,我们又聊了些“这个包好不好吃”之类的话,才终于来到了卡拉OK环节。

中秋节唱K当然要来首经典的《月亮代表我的心》,MC同事愉悦地边唱边带动气氛要大家合唱,台下的老人则默默地欣赏眼前的演出。后来我们又唱了各种经典老歌和新谣,才让主持人脸部僵硬地结束歌唱,宣布进入游戏环节。

第一个游戏是保龄球;我们将铝罐叠成三层,让老人丢球将之击倒。感谢上天——老人们在这个游戏中还玩得尽兴,本人也可以籍负责游戏设置为由不用再和人说话,只需偶尔喊几句“好厉害”“哎呀差一点”的鼓励就行了。

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我们很遗憾地进入最后一个叫作“大家围成一圈传递纸盒音乐停了就抽一个人的名字出来惩罚他”的游戏。由于我们不能惩罚老人,所以涉及的对象只有我们和老人院员工而已;老人只是负责抽签。

音乐不停响起和中断,老人家在我们的引导下莫名奇妙地传递纸盒、抽出名字便条、和看着一堆人站在人群中央等候发落。待每个老人都抽过一次便条后,游戏进入了惩罚阶段。

Chicken dance的音乐响起,老人家们either眼神呆滞、一脸困惑、或面无表情地看着中央几个年轻人快乐地跳了三分钟的舞娱己娱人。

结束后老板出来致感谢辞,很实际地给了每个老人家一个小礼篮,并祝愿大家有个美好的佳节。我们机构一票人员到楼下接待处合影留恋后,便愉快地踏上归途。

*

自从看过一篇评论旅游义工的文章后,就觉得要真正帮助到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以为你在教乡村儿童英文,但实际上每隔几个月又会有新的一批热血青年过来重复一样的事,一样的教材;孩子们却要一次又一次地适应新的老师新的人,甚至还得翘课招待这些远方而来的贵宾。你以为你可以给老人家带来一些欢乐和安慰,可是你不知道这样的模式适不适合他们,对方是否能够appreciate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有时还是跳不出“帮人应该要无条件”这样的框框。旅游义工的重点到底也是在于旅游(啊不然干嘛要付一堆钱飞到大老远去帮人,难到本地没有类似的工作或门路么?),可是对方少少都会受到恩惠,那么我用一趟旅程奖励自己的爱心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纠结于别人捐钱时的大肆宣扬——到底是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济比较重要还是抨击“善欲人见”比较重要?

所以我很喜欢慈济志工描述自己的一句话:“我们把自己称为志工而不是义工,因为‘義’字里面是一个‘我’,而‘志’字里面是一个‘心’”。

其实除了volunteering之外,和别人相处大概也是这样:如果不去了解对方想要什么,只一味用自己的方法去对待对方,不仅会给别人增添困扰,所做的充其量只是为了满足“你看我对你这么好”、“我真是个体贴的人”的虚荣心而已。

盗用并篡改一下有人说过的话:“我们总会想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都给对方,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付出,对方也应心怀感激地接受你的心意。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给予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而非对方的需求。”

梁智强电影里的“XX其实很爱你,可是他太不会爱你了”说的其实也包括这样的关系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