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1 August 2019

随笔 - 怕死


其实本人在plan trip的时候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skip conference去旅游;以往两次我都坚持每天去,即便当天也没几个内容符合自己的research

*

同窗一直洗脑我说不要这么没情趣,毕竟这种到国外出游的机会难能可贵:
“那时XXprof一起去,prof也叫他不要留在conference,赶紧出去玩。”

“真假!?”听到连School Chair都对挥霍纳税人金钱如此开放,我就感到无比(-心安-)心寒。

但仔细想想,就算有合意的paper,也好像没有去的必要——如果你真的对这篇paper有兴趣,你也会直接download下来看;去不去好像没什么所谓。去了只是能够看到作者本人,让对方可以口头为你解释,有什么问题也能马上问而已。

再说如果当天的内容没什么关联,去了好像也只是浪费生命,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上不是更好么?

我到底为什么,还是想要到现场看看呢?

那天听辩论赛,辩题围绕在“新加坡人的怕输精神”。支持“怕输”的正方问反方:
“怕输可以鞭笞我们努力呀,难道你今天站在这个赛场和我们拼死,不是因为怕输么?”

反方怎么回答我忘了,反正就是回答得不好。然而结束时评委旁观者清地讲了一句:
“压力来自自己是想赢,压力来自别人是怕输。”

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是一个怕输的人,可是我才发觉:原来更多时候我们努力并不是看不惯别人比我们厉害,而是纯粹想把事情做好而已。

然后我又发现很多事情也没有什么“想赢”可言,毕竟不是事事都有输赢的。这时我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心态是“怕死”。

因为怕死会被扣分,所以每次做数学都会把每个细节写好,这样即便答案错了也能拿些步骤分、因为怕死在旅游时被劫一无所有,所以钱一定分几个地方存放,也要复印好证件和查询大使馆的资料、因为怕死错过任何一个在conference中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课题,所以怎样都要去看个究竟。

“怕死”这样的心态虽然让你考虑周全、做好万全准备来避开“死亡”,但这是很累的——你会变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一直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做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完善为止。

可是世界上没有东西是没有完美的,或者该说,事情无论再怎么做都不会变得完美。安排好的计划总会在当天发现一些细节没有被顾及、精打细算的旅行budget一定会没有考量到某些额外花费、修改了N次的文章每次看回去的时候总是可以揪出错字和句子不通顺的地方。

我们要做的事太多了,怎么可能把样样都做得完美;如果每件事都得等到一切完美才开始做、需要做得完美才能罢休,那我们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

当然我们不是说要得过且过,只是倘若你觉得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满足了所设下的要求,那么就可以抛开完美主义放过自己,move on到下一个阶段。

就如本人今次写这篇贴文一样:即便不算完美,但也总算完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