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 July 2021

书评 -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根本精彩到停不下来!

 

*

 

literally是一本辩论书,因为作者不是以叙述的方式写作,而是从“年轻人”和“哲学家”的对话来带出阿德勒(Adler)的哲学思想。你会看到这两个人对不同的议题展开辩论,对白直白又生活化到你可以想像到书里的场景、人物的表情语气等。当哲学家提出一个新论点时,年轻人都会从非常通俗的角度反驳,让我们这些凡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会立马想到的问题啊!

 

全书的主题是阿德勒思想,接下来一一介绍他的几个core values

 

*

 

1. 我们的境况不取决于客观外在,而是完全取决于主观内在; in other words,心态决定一切。

 

我们现在经历的事情有两种解释方法。既因果论和目的论。阿德勒主张后者,意思是他认为“事情存在不是基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这些事情皆是为迎合你现在的目的而生”。

 

典型例子是一个人经历了车祸不敢再开车,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车祸带来了创伤(trauma),可是阿德勒会把原因归咎于当事人——因为自己不想开车,所以把车祸当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世界上经历车祸的人何其多,却总会有能够继续开车的人。所以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行为和心情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为事件赋予的意义;我们为了我们潜在的目的给予一件事相应的解读。你害怕失败,就说自己还没筹备好资金创业;你觉得自己会被拒绝,就擅自觉得心仪对象不会喜欢你这种不好看的人。

 

即使听起来不近人情,但从另一个方面想,这个理论还蛮正面的。车祸了没有办法开车,按照因果论的讲法虽然合理,可是就剥夺了我们做出改变的权力——因为车祸已经发生,我无法改变,那么我就永远开不了车了。但假设创伤不存在,就代表每个人只要愿意,都能赋予过去一个正向的意义,然后重新站起来。

 


*

 

2.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造成的问题。

 

这个statement很悲观,因为人不可能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我们的问题都由人际关系引起,就代表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摆脱这些问题。

 

作者举了一个身高的例子。书中的哲学家身高只有155,这曾让他非常困扰,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值低于平均值。平均值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和周围的人比较得来的。我们会觉得自己矮是因为有高的人,觉得自己没成就是因为知道有马云、Elon Musk

 

成就可以靠努力,可是身高不能,那要如何不被身高困扰呢?答案是转换心态。哲学家的朋友对他说他的矮可以是一种优势,因为这让他看起来比较平易近人,别人跟他聊天时会放松戒备。身高作为一个主观存在,却因为客观判断而有了不同的褒贬评价,再次和第一点对上。

 

这是不是代表说我们就应该认命呢?不去看马云,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烂了嘛。书里说人生不应该和别人比较,毕竟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我们应该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较,这才是让自己进步最健康的心态。不需要去看别人身材好不好,而是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练出好身材的能力,然后跟这个“我”比较,这样一来这两个个体的起跑线、条件都一样,自然就让你少了很多“我没那个命”、“我没有富爸爸”的借口。

 

再来和别人比较最大的坏处是:你觉得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敌人。当处处是敌人,你就会一直觉得“我不要输,我要比他强”。当输赢变成人生的重点,你就更难看到自己的不足,因为看到了就意味你输了嘛。这样的心境往往会让我们朝错误的方向走去。



*

 

3. 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延伸下来,我们能领悟出快乐的方法:separation of tasks;白话理解是:不要多管闲事。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烦恼,是因为“看不过眼”;这个问题是双向的。你看不过眼你的孩子每天不读书,所以去骂他;你的另一半看不过眼你赚不够多钱而对你唠叨。

 

阿德勒主张的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的责任在谁身上,然后把所有的主导权交给那个人,我们则不要干涉。怎么判断这个task是谁的呢?就要看这个task做完之后谁会得到最后的好处。比如说孩子成绩好不好,进到什么大学找到什么工作,承担结果的都是他自己,和旁人无关。

 

作者在这里重点强调不是要我们变得不闻不问。我们还是要留意周围的人的状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们给予帮助,可是就不要勉强对方去走我们要他们走的路。书里给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把牛牵到河边,可是不要强迫它低头喝水,因为你只是白费力气,对方也会呛死。

 

接着我们进入本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常常太在意别人的观点,因此不敢做某些事或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separate tasks。我们要不要纹身,是我们的task;别人喜不喜欢我们纹身,是他们的task。一直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你要迁就我,我又得顺着你,最后没有人会觉得开心。

 

无论我们怎么做,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一昧追求别人的认可不但不会成功,还让我们过得十分辛苦。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的目中无人很自私,可是阿德勒认为硬要别人活成我们渴望的样子才是真正自私的行为。

 

*

 

4. 人最终的目标是“归属感”。

 

当我们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源头,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说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的原因。阿德勒认为从人际关系得到快乐的方法就是“为所归属的群体作出贡献”。

 

要怎么培养归属感呢?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一个新的词汇:横向关系horizontal relationship(对比纵向关系vertical relationship)。纵向关系是阶级,如上司和下属、老师和学生;横向关系是人人地位一样的关系。

 

阿德勒强烈批判纵向关系,因为在纵向关系里我们通常会想寻求上头的认同,从而迷失自己。而且我们也很难有归属感;在职场上很多员工都有纵向心态,觉得这份工作是老板叫我做,我的职责就是把它完成,拿到薪水就好,项目成不成功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做好了我也不会得到太大的好处,搞砸了也不会烧到我身。在这种心境下是不太可能会做得开心的。

 

反之在横向关系大家因为地位平等,容易有“各司其职”的感觉,便能深切感受到自己在群体里扮演的角色。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对自己会更有信心,不会再追求别人的认可,于是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能够更自在地做自己。



*

 

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点。承认自己的无能(这里的无能包括literal的无能、无法改变别人的无能、无法掌控未来的无能)需要勇气、相信别人能够做好他们的task需要勇气、不追逐认同需要勇气、为群体无私贡献需要勇气……

 

即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能拥有自由和快乐,他也知道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和有没有那份改变的勇气。